close

文:康哲行

 

        佛家說要「惜福、惜緣」,似乎更重視「惜緣」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福」是筆者的人生觀,覺得唯有珍惜自己已有的福分,感激生命的浩瀚和得來不易,才會有足夠的熱情去追求理想和使命的實現,也才能得到圓融與快樂的人生。否則,即使一個人擁有了他想要的一切,也不會知足,怕也是「身在福中不知福」吧!

        早年筆者並不認同「惜緣」,覺得那只是佛家「慈悲為懷」的宗教觀。當時也並不覺得「緣」有何值得珍惜之處。如果值得珍惜,該也是把「緣」解釋成友情或親情那種人類至高的情操!但是,那樣的「惜緣」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        如果「緣」還包括「善緣」及「惡緣」,則惡緣何足惜?   

        後來,我經過更深層地思考,發現所謂「惜緣」,是佛家的一種寬宏、正面的處世態度。「緣」是一個人的「遭遇」,而「遭遇」來自環境,具有或然性及不可預測性,一個人不能只要善緣,不要惡緣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緣」要比「惜福」的難度高出一個層次。「惜福」是單純的個人之事,「惜緣」就要牽涉到人際關係、以及和環境的互動。

        佛家認為人皆有「佛心」,而且人人可以成佛,連江洋大盜也不例外。既然人人都是未來的佛,當然對任何緣分都該珍惜。碰到善緣,那是你的福氣;碰到惡緣,那是你歷練自己、擴大胸襟的機會;佛家要你慈悲為懷、以德報怨,不但接受對方,還要設法度化對方,做他的菩薩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緣」的另一層意義是「隨遇而安」。一個人即使遇到諸多惡緣,也要出淤泥而不染,做到佛家說的「心不隨境轉」。當然,「隨遇而安」也有它負面的「宿命」和「得過且過」的含意;但那不是佛家的本意。佛家講求「忍辱」,同時也是講求「精進」的。

        我雖然認同佛家的「惜緣觀」,但是我非佛門子弟,又塵緣太重,每遇不平,總會義憤填膺。思想上我比較傾向於孔夫子說的:「以直(公正)報怨、以德報德」,而無法做到佛家那樣的寬宏和具有菩薩心腸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遇到惡緣,我比較贊成「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」也會採取「孟母三遷」、或「居必擇鄰」的態度去避開惡緣。如果避免不了,譬如惡緣來自無法割捨的親人,當然就要採取正面的態度去接受和包容。

        我覺得「惜緣」的最高境界是「隨緣自在」,那不只是「心不隨境轉」,更是「境隨心轉」的「智者」的境地。我將終生朝這個方向努力,希望能把煞氣逐漸提升為祥和之氣;有一天也能具有菩薩心腸,更能接受佛家「惜緣」的理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葉子紅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