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康哲行 ( 2/10/2006 重寫,5/25/2001原作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知足常樂」是人生修為的最高境界

        真正的知足是純精神的,而物質上的知足只是其表象

        「惜福」是經過智慧的慎思、明辨的程序而得到的理性認知

        知福、惜福、固福、與造福構成了一個人的「惜福觀」

        由惜福而知足,才是真正的知足

 

我個人的成長過程

 

        我從來都認為「知足常樂」是人生修為的最高境界,而且很早在學生時期就把它訂為我個人的人生觀。「知足常樂」就是說,一個人在生活上知道滿足,就會經常快樂。它的意義淺顯易懂,沒有高深的哲理,一般人都樂於接受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在我進入社會後,「知足常樂」的信念卻逐漸變成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。而且,很不幸在我有了更多的體悟之後,發現「知足常樂」只是一句老生常談,人人都把它掛在嘴上,卻很少人能真正做到,包括我自己在內。

        我曾經懷疑:一個人努力工作,累積工作經驗,得到更高的職位,更多的收入,於是可以換更大的房子,更好的車子,有更好的生活,這樣是否是不知足呢?

        在我有了更多的收入後,這個問題著實令我疑惑?後來我繼續想,一個人只要收入和生活條件相配合,不流於奢侈,不去妄想不切實際的名車豪宅,該也算是知足吧!一個社會的價值觀也會隨著社會的富裕而改變;四十年前開私人汽車算是奢侈,而今天開一部「喜美」就是平民化的交通工具了。

        我這樣對「知足」的理解,似乎把「知足」的上限提高了,也使我不致於對遠高於學生時代的物質享受感覺內疚;但那似乎只是一個藉口,我其實打從心裡還是不知足的,所以也無法感受到知足的快樂。

        知足就能夠直接導致快樂嗎?我進一步發現,一個人不知足就一定不快樂,但「知足」並不等同快樂,知足只是快樂的基礎,而由知足達到「常樂」絕不是簡單的事。一個人知道知足,還要在心態上保持樂觀,知道如何去發掘生活中的各種趣味,才能保持常樂。一個人可能由「悲觀」而導致知足,那是絕對快樂不起來的。

        我在十年前看了日劇「阿信」之後,深受劇中主角阿信那種「感恩、惜福」的處世之道的感動,也使我把過去一直未能遵行的「知足常樂」的人生觀修正為「惜福」。知足與惜福在個人的修為上都有重要的意義,我就在以下的段落把我的認知和體會加以討論。

 

知足與自滿

 

        我發現,「知足常樂」這句格言的意義不完全是正面的,它也有「反面」的效應。當一個人滿意於目前的狀況而不去繼續奮鬥,那不是「知足」,那叫「自滿」。

        「知足」和「自滿」總是很難區分,知足的定義該是精神上的恬淡、寬宏、捨得,也因而包含對物資的節制,生活上的簡蹼。但是,過份的知足就變成自滿,怎樣的「知足」才算恰恰好?譬如,一個學生考試考到六十分就知足了;一個畢業多年的優等生只做到小職員便知足了;一個人明明生活得很辛苦,卻自認安於貧賤,「得過且過」地知足了。

        這樣的知足絕非我們的理想,而是不該知足的「知足」。這些人其實是把知足當藉口,真正的原因該是懶惰、不知長進、或是宿命!俗語說:「平安就是福」,道家也說:「夫唯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」,這些在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觀念是否也在助長這種不當的「知足」呢?

        所以,人不該「不知足」,不該「貪婪」,那是一個極端,但過份知足而造成「自滿」,卻是另一個極端。真正的知足是什麼呢?該是貪婪與自滿二者之折衷,而那個「折衷點」該是出於智慧的「中庸之道」,其意境是和佛家的「明心見性」等量齊觀的。

        由此可見「知足」之難,絕非從字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。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不知足或者自滿的極端,而做不到真正的知足。

 

知足與惜福

 

        「知足」與「惜福」都是美德,二者意義相近。但是仔細去分析,二者卻有很大的差別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福」是純精神的,而「知足」卻包含精神與物質二者。一般所言的「知足」,物質層面尤甚於精神層面。精神層面的知足,要在超越了物質層面的知足之後才能達到。此處所討論的「知足」,其重點也在物質層面。

        相對地來說,「知足」是消極的、被動的、保守的,而「惜福」則是動態的、積極的、理性的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」是愛惜、珍惜,感恩;而「知足」的同義語是「樂天知命」。樂天、樂觀、達觀,在意義上類似,但有層次上的不同。嚴格地說,樂天和知命都有宿命、認命的含意;而「惜福」的心態可以始於「樂天」,但也是對未來的「樂觀」,和對逆境的「達觀」,在層次上要超越「樂天」。

        「知足」對一個不知足的人來說是外加的「戒律」,不是心甘情願的。從「不知足」到心甘情願的「知足」是一條漫長的修行之路;正如同,要把一個「悲觀」的人變成「樂觀」的人,絕非一蹴可幾。

        「惜福」只是一個觀念的問題,只有一個簡單的邏輯,你只要想通了就會接受,也立刻就會得到好處;以下的段落,就是筆者由理性探討綜結出來的「惜福觀」。

「知足」則不僅是一個觀念,它是一個人「內涵」的改變,需要長時期的實踐才能達成。真正的「知足」就是一個人內涵的改變,所以它是純精神的,而對物質的知足僅是其表象,是初期的、過度期的、低層次的知足。

        想要由「不知足」達到「知足」,是一個看似直接,卻實際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;由惜福達於知足,才是一條最自然的途徑。一個人知道「惜福」,就會活得充實、活得滿足;長時間下來,那就是「知足」。

 

 

理性的惜福觀

 

        「惜福」是一種理性認知,是個人經過智慧的「慎思、明辨」的程序而得到的結論。這個程序首先是「數福」:你該要數數看老天爺(或大自然)已經給了你多少福氣,比起一些重度殘障、智障、以及處於戰火或貧窮中、或其他更為不幸的人,你得到的是否已經太多?這些都是你應得的嗎?怎麼沒經你懇求老天就都給你了,這些不都是你的「福氣」嗎?經過這層的思考和理解,你便有了「知福」的認知。

        有了這樣的認知,你發覺比起許多更為不幸的人,自己原來是很有福氣的,心中一定充滿喜樂,自然會有滿足的感覺,不必再去談什麼知足、安命。

        當你心存感激,瞭解這份福氣並非「得來不易」,你只不過是本分作人和做事,好像也沒經過你特殊的奮鬥努力,上天便給了你這麼多福氣。所以,你該珍惜這份上天給你的禮物,這便是「惜福」的認知。

        另外,如果你不能守住你的福氣,那已經屬於你的福氣仍然會跑掉。人常常有福不知道去珍惜,等福氣丟掉了才回頭去惋惜。所以,「惜福」的認知還包括要時時做一些功課守住你的福氣,也就是「固福」。

        得來不易的福氣,你會吝於付出,但上天給你的禮物,它並非你努力的代價,你當如何回報上天?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文明、富裕的社會,你的福氣更是來自整個社會,你當如何回饋社會?所以你該要「造福」人群來回報上天,要分一些福氣給那些比你不幸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 你該瞭解,福氣會愈分愈多,那也就是最佳的「固福」之道。這「知福」、「惜福」、「固福」、「造福」的程序構成了一個人的「惜福觀」。

        最後,引用一句證嚴法師的話,她深深體會「惜福」的好處,所以她說:「能夠惜福,才有幸福。」

 

年輕人該要知足與惜福嗎?

 

        很多年輕人可能認為,漫長的人生才剛剛開始,擺在眼前的該是積極的的「奮鬥與創業」;而「知足與惜福」聽起來像是老年人的事,至少一個人該在中年以後的「守成」歲月才能考慮「知足」。其實,這是對「惜福與知足」的誤解;但是,在不瞭解什麼是真正的「知足」之下,這樣的認知雖然並不正確,也未嘗沒有好處。

        相反的,如同前面所說的,許多人年紀青青卻抱著「六十分主義」或「得過且過」式的「知足」面對生活,那是對「知足」更大的誤解。所以,與其誤解「知足」,倒不如能夠奮發圖強,暫時忘掉「知足」來得好些。

在個人奮鬥的歷程裡,由生活經驗的累積,也許自然就能體會出知足與惜福的真義。當然,能夠從教育來灌輸「知足與惜福」的內涵,例如閱讀本文,該是一條更好的捷徑。   

 

東方與西方的差異

 

        「知足與惜福」都是來自東方的觀念,西方人從來不知道什麼是「知足」。一般來說,西方精神富於激進和冒險,所以他們會去探險地球的南北極,或去攀登西馬拉雅山的聖母峰。西方的殖民主義及後來的資本主義也都源於這種精神;當然,冒險就有危險,有時就會碰得頭破血流。

二十世紀的中期到末期,已有許多西方人體會到過份激進和現代化帶來的種種惡果,因而提倡環境保護和回歸自然;更有一些有心人士發現,從東方思想的保守與祥和中才能找到一份難得的「平衡」,那也正是儒家提倡的「中庸之道」。美國作家艾爾金著的「自求簡樸」一書所彰顯的許多「外在單純,而內在富足」的觀念,就是其中代表。

台灣從三四十年前開始工商業的發展就盛行資本主義,也造成今天台灣社會的功利化和資本主義末期的種種弊病;我們是否更應該回歸和提倡原來就屬於東方的精神,也就是本文所闡釋的「知足與惜福」?

 

結語

 

        真正的知足是純精神的,就像佛家那種「隨緣自在」的境界,而物質上的知足只是其表象。

        知道惜福,是一個人「態度」的改變,而知足卻是一個人「內涵」的改變。

        一個人知道「惜福」,長時間下來,就會自然地達於「知足」。

        所以,由惜福而知足,才是真正的知足。

如今我從職場退休已達兩年,進一步體會到「惜福」和「知足」原來是同義語,也就再度回歸「知足常樂」的信念,而能真正地感受到「常樂」。

 

討論問題

 

1.          你相信「知足常樂」嗎?覺得它是一句至理名言,或是一句老生常談?知足就一定會常樂嗎?說說您的理由。

2.          你覺得「知足」就應該像顏回那樣「安於貧窮」嗎?還是能夠以你的收入「量入為出」就叫「知足」?

3.          你看過日劇「阿信」嗎?有人要學習阿信,有人嫉妒阿信,也有人覺得阿信太苦了而發誓不做阿信,您的看法呢?

4.          為什麼有人明明是「自滿」,卻自欺欺人地認為是「知足」呢?為甚麼西方人多半不會如此?

5.          你是不是覺得「知足」真的很難,人在不知不覺中就陷入不知足或者自滿的極端,而做不到真正的知足?您有個人看到的難處,或特別的看法嗎?

6.          你同意本文闡釋的「惜福觀」嗎?你覺得,由數福、知福到惜福的程序,能使人更理解「惜福」嗎?還是有您個人的「惜福觀」?

7.          如果年輕人對「知足與惜福」有正確的認知,你覺得他們應該要知足與惜福嗎?還是仍然持保留的態度?

8.          資本主義絕對是「功利」的,但西方人探險南北極的那種冒險犯難似乎又與「功利」無關;反而是東方人會站在功利的立場,批評那種探險是無聊的舉動。您的看法呢?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一、    鄭石岩, 「好心境,好創意」,遠流出版公司,1997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陳怡安,「穩實安命」,洪建全基金會,1988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證嚴法師,「靜思語錄」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艾爾金,「自求簡樸」,海鴿文化,1997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葉子紅了 的頭像
    葉子紅了

    彌陀光(快樂.曼陀羅Hpaay Mandala)心靈諮詢.前世今生.修行指引

    葉子紅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